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文章

养心有道

孙思邈的养生——生活细节很重要

2014年04月09日 12:16:09

唐代的孙思邈非常重视调养人的性情,尤其重视生活细节的问题,孙思邈小的时候身体不好,幼遭风冷,为了看病,家里把钱都花光了。后来在十几岁的时候才开始学医,终成一代大医,被老百姓称为“药王”。最后活了一百多岁。



孙思邈到底是怎么从一个病弱的少年,变成一个长寿的人的呢?


除了对于治疗的熟悉,可以给自己看病,孙思邈对调养摄生的重视,也是重要的原因,他的这部分学说,一直保留至今,现在很多养生的内容,都是从孙思邈的书中摘取并发展而来的。


孙思邈认为:养生必须从生活细节做起,每个细节做好了,才能保证健康。孙思邈管这个内容叫“养性”。养性是养生的一部分,指的是要使好的习惯,变成你每天都要执行的习性,这样才能长期坚持。


孙思邈自己说:“夫养性者,欲所习成性,性自为善,不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养性养成了习惯,那么身体气血自然就平和,百病自然不生。这就是治未病的道理啊。


那么,这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小细节呢?这里只讲其中的一个小的细节。


孙思邈说:早晨起来,要先讲些好事儿,不要讲一些什么计较钱财的事儿,不要讲一些坏事,他说:“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清旦常言善事,勿恶言”(《千金方卷二十七 养性》)。孙思邈在书中几次提到这个小的细节。


孙思邈认为心理会影响身体,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的关键,从早晨开始,你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迎接一天,非常关键。所以他十分重视从生活细节上来调整心理状态,他甚至专门写了一段话,讲在家庭里面,成员之间有了矛盾,要早说,说开了就好了,不能忍着,忍的时间长了就会生病,甚至会重到“不救”的地步。这样的事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这是孙思邈细致的地方,他正是长期给老百姓看病,了解到了生活中各个细节对健康的影响,才会写出如此生动细致的内容的。


那么孙思邈为什么让我们早晨讲善事呢?他认为如果心里面善良的事情装的多了,人自然就向善了,这样气血平和,自然减少了患病的几率。所以他告诉我们“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要经常讲行善的好事,多讲了自己就会受影响。尤其是在早晨,如果我们就开始讲述一些美好的事儿,那么我们就会以一个阳光的状态来迎接一天的到来。


孙思邈还告诉我们:“勿言行善不得其报,以自怨愁”,因为“当以道自平其心,道之所在,其德不孤”。这是他关注的小小的细节,有很多人,在抱怨做善事怎么没有回报啊?其实,不必考虑回报,做下去,你周围的环境自然改变,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心灵一定会改变。


生活中有许多人,每天讲述的都是一些负面的内容,什么那个地方撞车了,什么谁的生意失败了,什么那个国家的经济崩溃了,那里的火山又出问题了,等等,总是在哀叹,其实这些事儿和他都没有关系,但是这样哀叹的结果,是自己做事都觉得是在混,这是一种消极的生活状态,如此下去,整个人处于低迷状态,健康自然也会成为问题的。


所以,孙思邈让我们关注的那么多的细节中,有一条就是“勿嗟叹,勿唱奈何”,就是别没事儿总是说“怎么办啊!没办法啊!”等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会让我们的态度消极的。


一代大医朱丹溪,他就是经常拿个小本子,听到别人做善事了,“随闻随录”,记录下来,然后到处去给别人讲,最后导致他到哪里给人看病,那里的风气都会改变的(“杖履所至,人随之化”)。为什么呢?他这是在传播善的种子,在传播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样对大家的身体和心灵都是有好处的,这是一代大医的做法,从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来帮助大家调理,这就是为什么人家被称作是一代医宗的原因。


这些大医,都非常地重视生活的细节,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生活是由各个细节构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把每个细节都向积极的方面调整,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变得更积极,自然气血平和。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