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2015)是心血管介入医学的最大型会议,会议于2015年10月11日至15日在旧金山Moscone中心举行。
在许多方面,TCT2015标志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展的回归,而前几年的会议常以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为主,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其中的亮点包括:
◇专家小组讨论新近发现的生物瓣膜引起血栓风险形成问题
◇CT血管成像计算血流储备分数,一项具有费用效益的诊断策略
◇瓣膜手术改善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的预后
◇隐源性缺血性卒中后PFO封堵术的支持
◇PARTNER II研究支持对人工心脏瓣膜失败者进行“瓣中瓣”TAVR
◇血栓抽吸在STEMI中无获益
专家讨论生物瓣膜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
关于降低影像学瓣叶可动性和生物主动脉瓣植入后亚临床血栓的最新研究,在一场专家小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得到解决。专家组强调,这些亚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初步的,尚未得出定论,需要进一步研究。该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不应该推动医生给所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进行口服抗凝药治疗。相反,临床实践中的任何变化均应基于临床试验数据, 而不是基于CT检查结果数据。
与诊断性血管造影相比,使用FFR-CT可以减少费用
根据一项名为“FFR-CT前瞻性纵向试验:成果资源影响(PLATFORM)”的经济分析研究,与常规护理相比,使用CT血管成像计算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诊断策略可以减少进行侵入性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数量,同时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及费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Mark Hlatky报告称,与那些计划进行有创操作的胸痛患者相比,进行诊断性血管造影的每名患者90天平均费用为10734美元,而进行FFR-CT患者的费用为7343美元;在进行非侵入性检查的亚组中,常规护理与FFR-CT的平均费用相差无几。
瓣膜手术改善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的预后
根据日本一项注册数据,对于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但是没有症状的患者而言,积极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的治疗策略预后优于保守的“观察-等待”方法。主要研究者,来自京都大学医学院的Tomohiko Taniguchi报告称,手术后患者五年全因死亡率为15.4%,而保守治疗的患者则为26.4%(P=0.009)。除了全因死亡率下降,AVR可以减少因心力衰竭而住院的患者数量。5年间,经过AVR治疗后的患者住院率为3.8%,而保守治疗的患者为19.9%(P<0.001)。“尽管临床指征如此,但在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管理保守时,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长期结果是令人沮丧的。”Taniguchi称。
RESPECT研究:10年病例研究PFO封堵术对卒中的影响
RESPECT研究的10年数据提示,对于具有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设备关闭卵圆孔未闭(PFO)可能会降低其再发卒中的风险。在延长随访的意向性治疗(ITT)人群中,卒中后使用Amplatzer PFO封堵器进行PFO封堵术的患者会相对减少54%发生复发性不明原因卒中的风险。尽管最初980人试验的已行治疗和预先设定治疗方案分析中,PFO封堵术显示出了优势,但它在ITT分析中未达到显著降低卒中复发风险的主要终点。然而,研究的发言者、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John D Carroll称,在进一步分析中,“对于已经进行封堵术的卒中患者而言,这一治疗的效果已被完全证实。封堵术的程序和设备是安全的,并且封堵治疗优于通常的医疗管理。”
直接PCI治疗后的慢性完全闭塞血管PCI是否可行
一项包括约300例患者的随机试验表明,STEMI患者PCI治疗后不久的独立手术中,梗死相关动脉(IRA)之外慢性完全闭塞(CTO)的再通不能改善左室功能或左室容积。但是由于左前降支(LAD)供应左室心肌比其他主要冠状动脉更多,因此如果LAD闭塞,这样的CTO再通可以很好地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总之这说明,一些中心经常在初级PCI治疗后进行CTO再通,而其他中心则更加有选择性地完成——在没有太多指南的硬性数据的情况下,如果术者希望增强心肌灌注的话,这样做至少是“可行的,安全的”。这一结果由阿姆斯特丹大学的Jose PS Henriques报告。
PARTNER II研究支持对人工心脏瓣膜失败者进行“瓣中瓣”TAVR
对于手术失败的生物心脏瓣膜而言,反复进行手术存在高风险,而“瓣中瓣”修复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选择。PARTNER II研究非随机选择了197名接受了Sapien XT“瓣中瓣”手术的患者,一年间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全因死亡率为13.4%,心因性死亡率为8.9%。数据还显示,在这些高风险患者中,一年间脑卒中发生率为3.7%再住院率为11.8%。这一装置现在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可以用于标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瓣中瓣”修复近期刚刚获得FDA批准。“如果瓣膜手术失败,其它的选择无非只有药物控制和再次手术,”温哥华圣保罗医院的Danny Dvir称,“要重复以前的手术可能带来多种并发症,并且死亡率也不低。我想我们得到了更好选择的证明。”
STEMI患者血栓抽吸并无获益
两项研究结果显示,包含了10732名患者的TOTAL试验不支持STEMI患者直接PCI常规进行人工血栓切除治疗,在PCI中进行常规血栓抽吸1年内不会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相反,血栓切除会明显增加卒中的风险。“基于这些数据,常规血栓切除不再作为STEMI患者直接PCI的常规治疗策略推荐。”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主要研究者Sanjit Jolly称。另一项研究随机纳入了152名STEMI患者,进行或不进行血栓抽吸,同样显示血栓抽吸并无获益。“争论血栓抽吸的益处的人必须要考虑这些卒中的数据,”来自德国吕贝克大学心脏中心的主要研究者Steffen Desch称,“在卒中的结果出现之前,你可以说,‘好的,这样做可能是中立的,它的确不引起任何伤害。’但是现在我们有了卒中相关数据,而这正是我们不得不担心的事情。”
RIVER-PCI研究: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使用雷诺嗪预后无改善
RIVER-PCI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延迟钠电流阻滞剂雷诺嗪(Ranexa)的疗法并不能改善PCI后血运重建不完全的慢性心绞痛患者预后,这一结果由以色列Shaare Zedek 医学中心的Giora Weisz报告。与服用安慰剂患者相比,接受了每日两次1000毫克口服雷诺嗪的患者在缺血导致血运重建和无血运重建住院治疗联合主要终点无明显差异。主要重点或任何重大次要终点的单个因素同样没有组间差异,诸如心源性猝死、心血管病死亡或心肌梗死。另外,由于轻度头晕和呕吐之类的不良事件,雷诺嗪组患者更容易停药。“对这些患者而言,雷诺嗪并没有被证明为原因。”Weisz称。
DRAGON研究:桡动脉入路并不劣于股动脉入路,且出血更少
DRAGON研究的结果终结了了关于PCI桡动脉入路和股动脉入路孰优孰劣的火热争论。在来自中国29个中心超过1700余例患者的试验中,与随机分配到股动脉入路(TRF)的患者相比,被分配到经桡动脉入路(TRI)的患者一年间主要不良心脏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之类似。PCI术后一周,TRI组患者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TRF组有明显减少,这一结果由湘南镰仓综合医院的Shigeru Saito报告。TRI在日本的使用率接近85%,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Saito称。会议讨论者Daniel I Simon(UH病例医学中心)指出在美国TRI的使用率为16%~20%,虽然比例正在上升。“如果你一定要预测一下未来的话,我认为在2017年TRI将占50%。”Simon称。
BRAVO 3研究:TAVR患者比伐卢定并不优于肝素
BRAVO 3研究显示,对于股动脉入路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患者而言,与肝素相比,比伐卢定(Angiomax)的使用并没有在降低出血或缺血事件风险中起到明显作用。比伐卢定有降低48小时的大出血可能的趋势,但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主要研究者Thierry Lefèvre(法国卡蒂埃学院医院)称预计在肝素治疗患者的大出血发生率要高得多,这可能可以解释为何比伐卢定与肝素相比缺乏效益。这说明“普通肝素是TAVR的首选剂,直到进一步的数据出现之前都是毫无疑问的”,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Sunil Rao在研究评论中称,这一研究结果在TCT 2015会议被同时发表在JACC心血管介入杂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