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文章

养心有道

用自己的双手跟高血压对抗到底!

2015年03月20日 13:45:58
导读

现代社会,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发病的因素也有很多种。保守的治疗也成为人们对付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华夏心血管健康网告诉你,通过穴位的按压,一样可以缓解高血压带来的不适,赶快来学学吧!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通常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一般认为,在安静休息时血压经常超过140/90毫米汞柱(18.7/12千帕)就是高血压,判定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要依据。高血压也可作为某种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如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颅内疾病等发生的高血压称为“症状性高血压”,也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应与高血压病加以区别。临床上有80%-90%的高血压是由高血压病引起的,它的主要临床症状除血压持续升高外,还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心慌、失眠等。本病晚期会影响心、脑、肾等器官,引起冠状动脉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和肾功能减退等疾病。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原因多为高血压病未能及时治疗所致。本病发病率较高,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高盐饮食、嗜酒、吸烟、精神因素和家族史有一定的关系。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发病的机理主要是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所致肝肾功能失调,因此,头部按摩防治本病以调补肝肾为主,平和阴阳为辅。

【有效穴位】

经穴与经外奇穴:百会、天柱、神庭、攒竹、风池、阳白、率谷、人中、太阳、百劳、四神聪、风岩、印堂、桥弓等

头穴:晕听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生殖区、血管舒缩区等。

面穴:首面穴、心穴、肝穴、肾穴等。



耳穴:肝、肾、心、角窝上、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等。


【头部按摩】

(1)两手的手指弯曲,用指甲梳头,从头正中向左右两侧分梳,左右各10次,左右中指交替按揉百会穴,各按揉10次,力度适中,以胀痛为宜。

(2)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50次。

(3)用双手拇指指腹分推攒竹,经过阳白至两侧太阳穴30-50次。

(4)按揉颈部的天柱穴各50-10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5)按揉印堂、四神聪、百劳、风岩、人中穴各30-50次。

(6)按压首面穴、心穴、肾穴、肝穴各50-100次。

(7)用双手大鱼际按揉太阳穴30次,按揉时的旋转方向均向前。

(8)以率谷为重点,扫散头侧面左右各30次。

(9)用拇指指腹面向下直推桥弓,先左后右,各10-20次。

(10)用拇指桡侧缘直推晕听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血管舒缩区、生殖区各50-100次。

(11)用中指指端叩击血管舒缩区、足运感区、生殖区各30-50次。

(12)拿捏风池10-2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耳部按摩】

(1)双手点掐或点揉肝、肾、心、神门、肾上腺、内分泌反射区各10次,以能耐受为度。

(2)双手拇指自上向下揉按耳背5-10次,揉至红润为止。

(3)把小颗粒状药物或种子,如六神丸、王不留行子、萝卜子等,用小块橡皮膏固定在相应耳部反射区,每天按揉5-7次,每次每反射区2-3分钟。

【注意事项】

(1)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要有规律,要保证足够的睡眠。

(2)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打太极拳有降压作用,打太极拳时间越长,其降压效果就越好。

(3)不要参加竞争激烈的活动。

(4)饮食宜清淡,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戒烟酒,尤其要减少盐的摄入量。

(5)患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论喜怒哀乐,都要适可而止。

(6)如血压持续升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应用降压药和镇静药。

(7)高血压患者洗澡时需要十分注意,特别是秋冬寒冷的季节。患者应在室温升高至22℃以上时再进入浴室,且洗澡水温度要固定(夏天38℃,冬天40℃)。


相关推荐:心绞痛必备药:速效救心丸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