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文章

临床参考

重温:2013ESH高血压指南的18个更新要点

2014年03月27日 10:27:59

2013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延续了前两版指南的一些基本原则,即:①通过广泛复习文献,选择恰当的研究作为推荐基础;②随机对照研究及其荟萃分析作为最高等级优先选择,但不排除观察性研究和其他的适当的科学研究结果,尤其在诊断方面;③首次提出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从而使得临床医生更重视证据,而不仅仅依据专家的意见。



新指南更新在多项新的高血压诊治循证证据基础上,新版指南较前一版指南有多处更新,主要在于:



(1)欧洲高血压及血压控制的流行病学数据;

(2)强调家庭自测血压(HBPM)的预后价值及在高血压诊治方面的作用,仅次于动态血压监测(ABPM);

(3)更新夜间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隐性高血压的预后意义;

(4)重新强调包括整合血压、心血管危险因素、无症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在内的总的心血管危险的评估;

(5)更新无症状器官损害包括心脏、血管、肾脏、眼和脑的预后意义;

(6)考虑超重和目标体重指数(BMI)对高血压的危险;

(7)年轻人高血压;

(8)降压起始治疗:更多循证医学标准,正常高值血压无需药物治疗;

(9)血压的靶目标值:有更多循证医学标准,无论高危和低危患者,目标收缩压(SBP)均为140 mm Hg;

(10)单药治疗起始药物自由选择,无等级排序;

(11)修改首选两药联合的方案;

(12)更新达到目标值的治疗流程;

(13)特殊情况的降压治疗策略;

(14)更新老年患者降压治疗的推荐;

(15)八旬老年人的降压治疗;

(16)特殊关注顽固性高血压和新的治疗方法;

(17)更加关注对靶器官损害的治疗;

(18)对高血压病长期管理的新方法。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