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固醇患者存在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危险是因为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从而触发被称之为闭塞性血栓的血块形成,切断对心脏或大脑的血液供应。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异常血凝的原因。由北卡罗来那州大学查珀尔希尔医学院研究人员牵头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导致该异常血凝的途径。研究表明,高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通过诱导组织凝血活酶分子从而触发血凝。研究结果发表在2012年1月3日《临床研究杂志》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2-01-3.]。
北卡罗来那州大学麦卡利斯特心脏研究所主任Nigel Mackman博士指出,以前的几项研究已经证明,他汀类药具有抗凝血作用,不过,该研究首次阐明了他汀类药是如何在不影响其降脂作用的情况下减少血凝过程激活的。出血风险增加是当前市面抗凝药的一个典型副作用。他汀类药只针对“坏的和可诱导的组织凝血活酶”,不针对起正常凝血作用的好的组织凝血活酶,因此,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该研究显示,辛伐他汀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循环组织凝血活酶水平,实现凝血正常化,同时不改变血浆胆固醇水平。这些结果表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组织凝血活酶的单核细胞表达,从而促成斑块破裂后闭塞性血栓的形成。
Mackman称指出,目前虽然他汀疗法主要用于降低胆固醇,但它的附加好处是抗炎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在药物开发时,我们应更好地理解他汀类药的抗血栓形成作用,以便开发出更安全、以可诱导组织凝血活酶表达为靶标的抗凝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