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的心房颤动(AF)患者大型队列中,有大约1/3的患者同时服用了阿司匹林。大多数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合并某种血管疾病,其余39%的患者(PCI、MI、脑血管事件或其他临床心血管疾病史)没有根据指南要求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7月16日的循环杂志上[Circulation 2013 Jul 16]
资深作者Eric D Peterson博士(杜克临床研究所)指出,基于循证和指南,有AF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否应该在接受抗凝治疗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目前仍是一个灰色区域,本分析中口服抗凝药物主要是指华法林。
“我们预计,部分患者会使用阿司匹林,部分不会,这也正是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研究人员对> 7000例参与心房颤动结局注册研究(ORBIT-AF)服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进行了分析。但是,还没有明显的模式可以解释这种变异。
此外,Pererson指出,约40%没有心血管疾病的AF患者在使用口服抗凝药的同时还服用了阿司匹林,尽管我们知道这并不是阿司匹林的适应证。他们仍然在尝试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患者使用阿司匹林。
Peterson指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在他的诊所,一个病人只有房颤但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就不应该使用阿司匹林。因为他知道加用阿司匹林之后出血的风险将增加1.5倍。
即使有血管疾病,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解释阿司匹林使用上存在的变异。这显然不是基于出血风险的差异,因为服用阿司匹林者与未服用者的ATRIA出血风险评分的分布并没有显著差异,例如两组均有17%的患者评分提示出血风险最高。
该研究分析了美国174个研究中心7347例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AF患者研究终点6个月时的出血、住院治疗、缺血性事件和死亡率,该研究中有35%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其中85%每日剂量为81mg,其他几乎均为325mg。
阿司匹林对缺血事件和胃肠道出血没有明显影响(虽然终点事件数量较少),但总体大出血和因出血住院治疗的风险增加。
Peterson说,在华法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或新一代口服抗凝血药的潜在影响被广泛低估。他认为过度使用阿司匹林存在以下可能的解释:
1)许多人都服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这样做曾经是合理的,但现在很大程度上认为这并不适宜,但许多人仍然这样做。在他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很多为因明确胸痛而住院的患者使用了阿司匹林。或者有一定程度心脏症状的房颤患者入院后开始服用阿司匹林;随后进行负荷试验或其他[试验]以排除血管疾病,但这些患者仍服用阿司匹林,没有因更改治疗方案而停用阿司匹林。
2)Peterson说,阿司匹林联用口服抗凝药物的风险可能是类似的,不管联用的是华法林或新的口服抗凝药物阿哌沙班(Eliquis,辉瑞/百时美施贵宝施贵宝)、达比加群(Pradaxa,勃林格殷格翰)或利伐沙班(拜瑞妥,拜耳/强生公司)。
在随后的社论中,Carlo Patrono和Felicita Andreotti (Istituto di Farmacologia, Università Cattolica del S Cuore, Italy)指出ORBIT-AF强调了需要进行大规模随机试验,比较具有中度至重度血栓栓塞风险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疾病和非瓣膜性AF患者单用口服抗凝药与口服抗凝药联合低剂量阿司匹林的疗效。WOEST或WARIS试验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抗凝策略患者心血管结局研究(COMPASS)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比较单独抗凝治疗与利伐沙班较之阿司匹林单药或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抗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纳入约20 000名冠心病或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访约5年,反映了在联合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领域研究者们的兴趣,以及进行非常大型试验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