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在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病例。在经过各国的病例分析后,发现脑梗塞患者一般都有家族史。因此如果家族长辈中有患脑梗塞的话,应当引起注意和警惕,在生活起居和饮食上预防脑梗塞的发生。下面我们从脑梗塞部位区分,来看看有哪些先兆症状?
腔隙性梗塞:脑梗塞的梗死面积小于1.5毫米,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少数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部分患者没有定位体征。
中等面积梗塞:以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颞叶区发病多见。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神志清醒,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
大面积梗塞:患者起病急骤,表现危重,可以有偏盲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
脑梗塞的预防
注意生活方式改善,戒烟戒酒、避免熬夜、久卧久坐,起居要有规律,不可过度劳累,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和锻炼。
改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调节心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切忌暴喜、暴怒、忧虑等情绪刺激;
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
患过脑梗的患者,最好每半年复查一次,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脑梗塞初次发病,患者在生活自理上就已经很困难。经过治疗逐渐恢复的,若这时再次复发脑梗,加重的不仅是临床的症状表现,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更可怕的是,脑梗再度复发会增加致死的风险,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