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文章

保健妙招

排便每周少于3次即为便秘 严重可致中风和死亡

2017年06月05日 11:12:24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其实,对我们来说,最痛苦的事情一定是便秘了,蹲坐在马桶上,却迟迟无法排便,即使加大了排便力度,依然无法顺畅排便。相信这样的便秘症状很多人都会有过吧。虽然勾起了不少人痛苦的回忆,但是我想很多人不愿意再经历这种痛苦的事情了吧。

  便秘有百害而不一利,除了导致消化系统障碍,便秘的潜在危害很多,例如导致脸色暗黄、色斑严重、早衰,间接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肠梗阻等,长期便秘甚至还容易引发肠癌等。

  什么是便秘?可从3个方面进行判断

  “便秘”是一个很多人都不陌生的名词,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排便困难的问题,但这就是便秘了吗?从医学角度上,便秘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诊断。

  便秘虽然不是大病,但慢性便秘会严重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长期便秘甚至可诱发中风和死亡,“长期便秘使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可使肠道细菌发酵而产生的致癌物质刺激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异形增生,易诱发癌变。长期便秘也会影响病人心理,导致焦虑、不安等紧张情绪。另外,中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均是便秘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对于合并冠心病的便秘患者而言,一旦他们用力排便,就会使腹腔血压上升,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诱发心肌缺血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或排便困难,它的表现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排便次数减少;二是粪便干燥;三是排便困难。其中所谓的排便次数减少,是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而排便困难除了排便费力甚至需要手法辅助排便以外,还包括老有排不干净感的现象。有的病人还会变现为便意减少或缺乏便意。当病人出现这些情况时,可以诊断为便秘,如果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则可认为是慢性便秘。

  临床上便秘主要分两个大类

  第一类是症状性便秘,也就是指有其他疾病导致的便秘,包括常见的肠道疾病,如肠癌、肠粘连和结核性腹膜炎等,它们会导致肠道受压迫进而引发便秘。还有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减和糖尿病,因为会影响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因此也会导致便秘。另外如果病人会服用一些精神病类的药物或者利尿药,也会导致便秘副作用的出现。

  第二类是功能性便秘,也就是在普通门诊最常见的类型,这类病人可能没有过多的器质性病变,而仅仅表现为单纯的便秘。这类型的便秘也分为4个小类型,一是因为结肠传输活动功能比较差,导致肠道蠕动慢,大便干燥难以排除,继而出现便秘,这种是老年病人比较常见的类型;二是由于排便肌群功能紊乱产生的便秘,也叫排便障碍型便秘;三是两者同时具备的混合型排便障碍;四是便秘型的结肠淤滞综合症,这一类更多与心理精神因素有关,还需符合肠淤滞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才能诊断。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