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
一、药物治疗 的现代理念
治疗心衰
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强心、利尿和扩血管,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近20年研究已证实心衰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源于神经内分泌尤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长期持续性过度激活,导致心肌重构,后者反过来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恶性循环。心肌重构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发生心衰,并最终进展至终末期心衰阶段。因此,现代心衰治疗着重于应用阻断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近期又有一个新的理念浮现出来,即在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上降低心率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SHIFT试验,2010年),由此单纯降低心率的药物也开始进入心衰处理方案。二、慢性收缩 性心衰的基本治疗药物
慢性收缩性心衰的基本治疗药物可分为两大类,即改善症状但可以长期维持使用的药物(利尿剂和地
高辛),以及能够改善预后的药物。后者主要有RAAS阻滞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为交感神经系统阻滞剂,这两类均为神经内分泌阻断剂。此外,还有伊伐布雷定为窦房结起搏电流(If)抑制剂,其虽然列为改善预后的药物,但还有争议,临床试验证据还不够充分。三、慢性收缩 性心衰药物治疗的步骤和路径
慢性收缩性心衰药物治疗分五步进行:1.伴液体滞留患者先应用利尿剂;2.继以ACEI或β受体阻滞剂;3.尽
快使两药联用,形成“黄金搭档”;4.无禁忌证患者可再加用醛固酮拮抗剂;5.形成“金三角”。如果这3种药已达循证剂量,患者仍有症状或效果不够满意,且窦性心律,静息心率>70次/分,LVEF<35%,可再加用伊伐布雷定(图1)。四、ACEI和β受 体阻滞剂
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均为慢性心衰治疗的基石,适用于所有伴症状(NYHAⅡ~Ⅳ级)收缩性心衰患者,均能降低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直至达到目标剂量
, 且必须终生应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何时开始使用?过去主张先用利尿剂,待液体滞留消除才开始加用这两种药物。但这样做可
能会推迟ACEI和/或β受体阻滞剂这两种改善预后药物开始应用的时间。因此新指南建议,对于轻至中度水肿,尤其住院可作密切观察的心衰患者,两者可与利尿剂同时使用。对于显著和严重水肿的心衰患者,还是应待利尿剂充分发挥作用,水肿消除或明显消退,血流动力学状态较为稳定后再开始应用ACEI和/或β受体阻滞剂,这样做较为稳妥。ACEI和β受体阻
滞剂孰先使用?新指南提出,哪一种先用均可以。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酌定。为避免影响血压,两者一般不同时加用,在一种药用至小至中等度剂量,且血压稳定情况下,便可加用另一种药。然后两者交替递加剂量,直至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五、醛固 酮拮抗剂
此类药传统上仅用于NYHAⅢ~Ⅳ级患者。EMPHASES-HF试验证实NYHAⅡ级患者也可以从中获益,使该药成为ACEI、β受体阻滞剂后又一个可以应用于所有伴症状心衰患者,并可改善预后的药物。同时也成为ACEI、β受体阻滞剂之后加用药物的必然和唯一的选择。临床研究证
实该类药的临床应用,包括与ACEI合用是安全的。而且,该药还证实可以降低慢性心衰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而心衰患者猝死是很常见的。如此良好的效果,终于使醛固酮拮抗剂成为与ACEI、β受体阻滞剂一样不可或缺的心衰治疗药物。心衰基本治疗方案也从“黄金搭档”转变为“金三角”。应用方法: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依普利酮12.5~25mgqd或螺内酯10~20mgqd。另外,应该尽早
形成“金三角”。这3种药均能降低心衰的病死率;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两者都可降低心脏性猝死率。金三角的出现是慢性心衰治疗的重要进步。但也要认识到这3药合用的 风险:三者均可降低血压;ACEI和醛固酮拮抗剂两者的不良反应如血钾水平升高、血肌酐升高,甚至肾功能损害等可以相叠加。故需密切观察和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剂量,同一天各种药物应用的时间也可以叉开。六、A RB
此类药在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相结合的水平上阻断RAAS的作用。近十多年所做的ARB治疗慢性
心衰的研究,大多取得阳性结果,但也并未证实ARB疗效优于ACEI。新指南要求先应用ACEI,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可以改用ARB,这样的建议是合理的。这两类药在心衰治疗中应用的先后次序是历史决定的。ACEI问世以及开展的证实其有效的临床研究均早于ARB十多年,因而后来ARB治疗心衰的临床研
究均必须在应用ACEI的基础上进行,除非患者不能耐受ACEI。换言之,ARB对心衰有益的证据均来自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或来自基础治疗包括ACEI(实际上是这两种药合用)的患者。ARB的优点
是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适合长期应用,可以预期其应用会日趋增加。新指南着重推荐有较充分循证证据的ARB即缬沙坦、坎地沙坦和氯沙坦3种。ARB也与ACEI一样,需用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晚近发表的HEEAL研究也证实ARB较大剂量(氯沙坦150mg/d)显著优于小剂量(氯沙坦50mg/d)。七、伊伐布 雷定
该药用于心衰的推荐主要基于SHIFT试验提供的证据。在包括利尿剂和金三角的基础治疗下,该药的加用
使心衰患者心率降低8~11次/分,而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住院率较安慰剂对照组显著降低18%。各个亚组结果与总体结果完全一致。在近十多年心衰的临床研究中出现这样明确的阳性结果并不多见。伊伐布雷定是
迄今唯一的一种单纯降低心率药物,并未发现其对心血管系统和心脏功能具有其他影响。因而这一研究结果也提示了一个新的理念,即单纯降低心率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可能有益。应用方法:起始剂量2.5mg,2次/日,最大剂量7.5mg,2次/日,根据心率调整用量,静息心率控制在
60次/分左右,不宜低于55次/分。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光幻症,视力模糊,心悸、胃肠道反应等,均少见。八、利 尿剂
有或曾有过液体潴留的所有心衰患者,均应给予利尿剂治疗(Ⅰ类,C级)。从小剂量开始,可酌情增加剂量,体重每日减轻0.5~1.0kg为宜,直至液体潴留消失,病情控制后以最小有效剂量
长期维持,每日体重的变化是最可靠的监测指标。首选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适用于有明显液体潴留或伴有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此类药具有良
好的量效关系,原则上剂量可不受限制,但长期使用大剂量并不能使患者获益,反而可显著增加利尿剂的各种不良反应。故目前倾向于推荐使用一个中等度的适当剂量,如呋塞米80~100mg/d。噻嗪类利尿剂仅适用于有轻度液体潴留或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系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其特点是排水不排钠,主要适用于常规利尿剂抵抗和
顽固性水肿、伴肾功能损害、低钠血症患者。利尿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稀释性低钠血症等)和血容量不
足。电解质紊乱可诱发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血容量不足和血液浓缩会导致低血压和重要脏器的低灌注状态,肾脏的长期或急性严重的低灌注可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肾功能衰竭。九、地高 辛
洋地黄类药物中只有地高辛开展过心衰治疗的临床试验,长期应用可降低心衰恶化的住院率,治疗中如撤除已使用的地高辛,反而会导致病情恶化,但该药并不能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已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而仍持续有症状的患者可加用地高辛(Ⅱa类,B级)。LVEF≤45%,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尤为适合。基
础血压偏低的患者可考虑早期与利尿剂、ACEI等合用。一般剂量为0.125~0.25mg/d,老年或肾功能受损者剂量减半。十、其他药 物
中药治疗:新指南提到中药治疗心衰取得的初步成绩,并鼓励作进一步的努力。其中,芪苈强心胶囊所
做的研究发表在JACC上,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但该研究采用替代终点而非临床终点事件,还需要做更多的验证。由于中药对心衰疗效的证据尚不充分,新指南并未作出推荐,但并不排斥各地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研究,选择应用有一定临床疗效的中药,作为心衰的辅助治疗。能量代谢药物:近几年的研究包括荟萃分析证实曲美他嗪、左卡尼汀、辅酶Q10等可以改善症状,提高心脏功能,甚至还可能改善临床结局,新指南认为这一类药治疗心衰可能很有前景,值得
深入探索。但现有的研究样本量小,缺少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因而证据强度不够,还不能推荐应用。但对于心衰并发冠心病或病因为冠心病患者,此类药物对冠心病的疗效已得到证实可以应用。十一、慢性 舒张性心衰的处理
新指南更新了诊断标准,诊断舒张性心衰应包括以下内容:1.有典型的心衰症状(如气急)及体征(如水肿
,多见于下肢足背和/或胫骨前区域);2.心脏(主要是左室)未见增大,LVEF≥45%;3.有心脏的结构性改变(如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和/或超声心动图上有舒张功能障碍征象;4.符合该病流行病学特征:多见于老年、女性、有高血压病史或心衰的病因为高血压,往往伴糖尿病、肥胖、房颤等;5.心衰的生物学标志物B型利钠肽和/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BNP/NTproBNP)轻至中度升高,或至少在“灰区值”之间。本病的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且近几年该领域进展不大。那些在慢性收缩性心衰中证实有效并
推荐的药物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并未显示对本病也同样有效。简言之,迄今尚未有一类药物可以改善舒张性心衰的预后。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要点:1.缓解症状:主要应用利尿剂消除液体潴留、减少心室容量和左心室的舒张负荷。利尿剂的起始剂量宜小,因为舒张容量微小变化,可引起压力和心脏搏出量的巨大改变,并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1)降低血压极为重要,不仅适用于原有高血压的患者,也适合基础血压并
不高的患者,其目标水平为≤130/80mmHg。(2)如伴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由冠心病所致,除药 物治疗的ABCD方案外,应积极考虑作冠脉血运重建术,视具体情况选择冠脉旁路移植术或PCI术;3.有效控制各种合并症:(1)要积极处理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一是尽量转复为窦性节律并长期维持。药物选择胺碘酮为首选,该药在心衰时可以使用,不会诱发或加重心衰。二是对于
无法转复和长期维持窦律的患者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以及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适当控制心室率,并开始抗凝治疗,如口服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剂。要将心室率控制得低一点,就需增加药物种类或/和剂量,也就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风险。并无证据表明将心率控制更低一点更好,故并不要求严格降低心率,静息状态在80~90次/分即可。(2)伴糖尿病者控制血糖水平十分重要。(3)肥胖者需调整生活方式,并减轻体重使体重指数(BMI)达到标准水平。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需控制各种相关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