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益气汤系东垣方,见于《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东垣以《素问》“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立论,并进一步指出“时当长夏,湿热大胜。”
虚人而感暑之气,证见四肢困 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身热而烦,大便溏而频,小便黄而少,不思饮食,自汗,体重,舌淡,齿痕,苔腻口粘,脉虚大或洪缓。
故其立方,以补中益气汤去柴胡易葛根,合生脉散,两补气阴;复用二妙散加泽泻、青皮、神曲治其湿热,堪称药证相符,无懈可击。
张路玉谓《金匮》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疼痛”条,本无方治,故“东垣特立清暑益气汤,足补仲景之未逮”。
吴鞠通《温病条辨》亦认为“细按此证,恰可与清暑益气汤”,但他作了一点保留:“曰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词,尚望遇是证者,临时斟酌尽善。”
王孟英《温热经纬》则批评此方“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而另立清暑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杆、知母、甘草、西瓜翠衣、粳米),“清暑热而益元气”。
其实,这两个同名方,立方用意不同,各有不同的适应证,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汪氏按语所谓孟英此方“较东垣之方为妥”,非是见道之言。
东垣方适用于元气不足之体,感受暑湿(尤在泾说),或脾肺气虚湿盛之人兼感微暑(王盂英说),或体虚因避暑而袭凉饮冷,内伤脾胃,酿生湿热(王晋三说)。
其脉证应以前面所列举者为准,因为东垣本非为《金匮》条文补方,所以不应以之与条文硬套。
尤怡《医学读书记》谓津涸火炽,体实,脉盛者此方不可与之,诚是。盖津涸有火之质,甘温、升阳、燥湿之品皆非所宜也。
孟英方适用于阴虚之体,感受暑热,热伤气阴,而证见脉虚、气短、倦怠、烦渴、多汗、舌红者。方用西洋参、麦冬、石斛养阴益元,甘草、粳米养胃和中,荷杆、知母、黄连清暑泄热,竹叶、西瓜翠清心利尿。
王氏自谓“今人体质类多阴虚不足,十居八九,故投以此方,无不应于取效”;但气虚湿热内盛而感受暑热者,又自当以东垣之方为妥。
附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