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文章

常用药物

含钠药物制剂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2014年01月08日 12:09:24

研究要点:

在英国,成人钠盐摄入量的推荐值为2.4g/d(104mmol/d),但是扑息热痛500mg的分散片或泡腾片含钠量分别为18.6mmol、16.9mmol,扑息热痛片的每天最大剂量为8片,这样,仅仅由扑息热痛片带来的钠盐摄入量就已经超过钠盐标准摄入量。但是,目前为止,制药公司并不会再药物说明上注明其钠盐含量。

日前发表在BMJ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摄入含钠药物制剂,可显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含钠药物制剂。

研究人员呼吁,药物生产商应在药品说明中注释其钠盐含量。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高盐摄入对心血管健康有害,一些处方药也可增加机体的钠盐摄入量。但是,处方药中的钠盐摄入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常用药物中的高盐水平可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文章近日在线发表在BMJ杂志上。

本项研究的纳入患者为1987年-2010年之间,18岁以上(含18岁)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被开具至少2种含钠药物或与此匹配的一些处方制剂。研究共纳入129.2337万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7.23年。在此期间,共有61071名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本项研究的主要复合终点为发作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梗、以及血管源性死亡。本项研究的主要复合终点为发作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梗、以及血管源性死亡;次要终点为高血压、发作性心衰以及全因死亡率组成的复合终点。

研究人员按照1:1的比例,对61071名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进行配比。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主要终点事件校正后OR值为1.16。此外,研究人员还对这些研究终点逐一分析其校正后OR值,结果发现,非致死性心梗校正后OR值为0.944 (CI:0.88 - 1.00) f;非致死性脑梗校正后OR值为1.22(CI:1.16 - 1.29) ;血管源性死亡校正后OR值为0.70(CI:0.30 - 1.59) 。

次要终点事件校正后OR值分别为,高血压校正后OR值为7.18(CI:6.74-7.65);发作性心衰校正后OR值为0.98(CI:0.93-1.04);全因死亡率校正后OR值为1.28(CI:1.23-1.33)。患者从首次被开具含钠制剂处方药到发生第一次心血管事件的平均时间为3.92年。

研究结论:摄入含钠泡腾片、分散片、以及一些可溶性药物制剂,可显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含钠药物制剂。

研究背景:

饮食中过量的钠盐摄入是一项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基于2010年美国医学科学院的一项报道,美国开始了一项“全民减钠”活动,以期在5年之内将美国人群中得钠盐摄入量降低20%。如果美国民众可以将钠盐摄入量降至2.3g/d的标准推荐量,这将预防1100万例高血压患者,这意味着用于可以节省180亿健康投入,并且获得的生活质量调整后生存时间为31.2万年。

此前,英国食品标准局也再2002年启动一项限盐运动,旨在降低英国约2600万高盐摄入人群的钠摄入量。据估计,钠盐摄入量每降低3g/d,就可减少30000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每年将节省资金4千万英镑。

健康人群过量摄入钠盐,可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不利于左室舒张和心脏复极化。这些不利作用是除了损害血压以外的其他效应。尽管全社会已经对限制钠盐摄入投入很多精力,但是研究人员注意到一些药物制剂也可增加钠盐摄入。在英国,成人钠盐摄入量的推荐值为2.4g/d(104mmol/d),但是扑息热痛500mg的分散片或泡腾片含钠量分别为18.6mmol、16.9mmol,扑息热痛片的每天最大剂量为8片,这样,仅仅由扑息热痛片带来的钠盐摄入量就已经超过钠盐标准摄入量。但是,目前为止,制药公司并不会再药物说明上注明其钠盐含量。

为此,研究人员做出假设,认为含钠药物制剂可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人员比较了摄入含钠药物制剂与摄入标准药物制剂(不含钠)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研究的主要重点为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脑梗以及血管源性死亡。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