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文章

常用药物

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或需过渡策略

2014年01月06日 15:16:32

一项来自加拿大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在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后,第一个月内缺血性卒中风险反而升高,但此后卒中风险逐渐降低至基线水平以下。

据研究者介绍,在著名的ROCKET AF和ARISTOTLE研究中,接受新型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治疗的房颤患者在过渡至华法林治疗后,卒中风险也升高。主要研究者Laurent Azoulay认为,"如该研究结果被证实,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过渡抗凝治疗可能是将卒中风险最小化的有效途径"。但他强调,"这种过渡抗凝策略需要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实施,以确保获益总能大于风险。"在过渡治疗后启用华法林最初一段时间内,需密切观察。

研究者利用英国临床事件研究数据库链,纳入70 766例房颤患者开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每例卒中患者最多与10例对照受试者随机匹配。平均随访4年期间,5519例受试者发生缺血性卒中。

研究者发现,房颤患者在启用华法林治疗第1个月内,卒中风险较未用华法林者增加71%(RR=1.71,2.1% 与 1.3%);但此后卒中风险显著降低:治疗31~90 d内卒中风险降低50%(0.5%与1%,RR=0.50),治疗3个月后卒中风险降低45%(11.1%与18.4%,RR=0.55)。研究者指出,在启用华法林治疗首周,房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最高,治疗第3 d时卒中风险较对照受试者增加1.33倍。

研究者认为,华法林治疗早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血液高凝状态,因为华法林在阻断各种血栓因子(Ⅱ、Ⅶ、Ⅸ和Ⅹ)的同时也阻断蛋白C和蛋白S等内源性抗凝蛋白。研究者还猜测,华法林短期治疗不能达到抗凝效果,其抗凝作用需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Ralph L Sacco也同意这两种推测。他指出,华法林需要以小剂量启用,且高危患者常需同时用其他药物,因此华法林治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抗凝治疗目标范围。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