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心肌梗死我们应该怎么处理?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可与冠状动脉内溶栓相媲美。此后,各国一直着眼于更广泛和迅速地静脉应用溶栓剂。然而,经药物溶栓获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却不到一半,疗效亦与人们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是什么使得药物溶栓效果不佳呢?华夏心血管健康网总结了以下三点,希望对患者治疗能有所帮助。
原因一:研究疗效高和不良反应少的溶栓药物势在必行。目前使用的溶栓药物疗效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所有溶栓药物均是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而没有针对血凝块本身,血栓分解的小血块仍能引起微血管栓塞,导致心肌严重缺血或灶性心肌梗死。
原因二: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是重中之重。由于病人缺乏医学常识,在胸痛发作时,每隔5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2~3次无效后,仍未意识到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而采取不利的措施,例如不赶快去医院而自服“溶栓”药物,以至当病人被送到有静脉溶栓能力和条件的医院时,已坐失良机。
原因三:出血的并发症,令医患人员慎之又慎。溶栓药物常致出血,从皮下和黏膜的轻度出血至胃肠道出血,乃至最严重的颅内和心肌出血。这种出血亦与患者的基础心血管疾病、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若溶栓时适逢上述潜在的危险因素,则发生出血可能会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若思虑过度,又可能延误有效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及家属应学习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常识,当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到具有静脉溶栓能力和条件的医院;在院内或发病现场,医师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时,只要是有适应症而无禁忌症的患者,均应立即采取静脉溶栓疗法,以临床观察和化验检测指标为依据,防治并发症,竭力提高溶栓疗法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