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以后,大脑逐渐退化是人体生理上的自然规律。一般认为,老年脑功能和神经细胞退化,大脑开始萎缩,同时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都会出现退行性改变,脑血流量比年轻时约减少17%。脑神经衰退的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老年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差,是由于脑细胞减少、脑萎缩所致。然而,近来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具有高度可塑性,一些经常积极用脑的健康老人,其传递信息的细胞树突数并不减少,甚至增加。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容易建立多样联系,从而提高了记忆力、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能力甚至超过一些年轻人。
人到老年后,体力活动可适当减少,但仍应养成继续用脑的习惯。大脑细胞具有越用越灵活的特点,只要我们不违反劳逸结合的原则,不顾疲劳强行用脑,脑力劳动只会给大脑带来益处。许多著名作家、画家、音乐家都能享有高寿,年过古稀时仍然思维敏捷,有新的大作问世,就是不断地用脑,使思维创造能力越来越强的缘故。因此,延缓衰老的办法,不是消极地养老,而是在保持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重视运用大脑思维能力,保持大脑的潜力,继续开发利用大脑,使大脑中枢指挥机体各部位的功能各显活力,通过积极动脑开发利用大脑,延缓大脑衰老。
1. 保持乐观的情绪,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工
作过度疲劳以保护大脑
一般连续用脑1小时后应休息15分钟,连续紧张脑力劳动2~3小时后,至少要轻松休息1小时。要保证足够有效的睡眠,使大脑细胞能轮流休息充电。老年人晚间睡眠时间短,起床早,可在白天小睡片刻或闭目养神以补充睡眠。
2. 培养兴趣保持好奇心理
培养对某些事物的兴趣,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可以活跃脑细胞,保持大脑思维能力。大脑“用进废退”,只有常用脑才能健脑。应当培养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多读书看报,保持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培养多种业余爱好,多做动手动脑的活动,如练字、绘画、下棋、著书立说等,使大脑经常处于兴奋的活动之中,若能学习编织则更好。同时要多动脑筋,多观察多思考,保持进取心和创造力。
3. 少看电视
长时间看电视,会让人意志消沉。看电视对大脑的刺激也没有读书、谈话以及玩文字游戏、智力测验等需要动脑筋的活动益处大。
4. 多做游戏
玩扑克牌、玩幼儿智力玩具中的拼图,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记忆。种花也是一项很值得推荐的活动。对于花的种植、养护、观察都需要记忆能力且能陶冶人的性情,有益于老年朋友的身心健康。
5. 频繁活动手指
科学家证明:大脑皮质中支配手运动的区域远大于支配四肢的面积,手和大脑的关系密切。通过活动手指关节、刺激手掌在改善手部血液循环的同时,有助于大脑血流的通畅,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具体做法有:
(1)将小指向掌心处折弯,再向后拨。连续做屈伸运动10次。
(2)用拇指及食指捏住另一只手的小指端部正中连续揉捏10次。
(3)将小指放在桌面上,用对侧手指反复按压之。
(4)双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快速拉开,连续10次。
(5)用一侧手指揉捏对侧手掌中央(手心)连续20次。
(6)揉擦中指尖端。每次3分钟。每天可在上述方法中选择2~3种交替使用,尽量利用到各个手指。
当然,活动手指也可不拘泥于固定的方式,一些利用十指的精细活动,如做菜、清洁等家务活动,编织、剪纸、园艺、制图、木匠活、雕刻、绘画、弹奏等活动,以及各种健身球,都能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
6. 颈部运动
将头颈缓慢地前屈、后伸、左旋、右旋,通过运动颈椎小关节、颈部的肌肉和韧带预防因颈椎骨质增生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从而延缓脑动脉硬化促进脑部的血液供应,达到健脑的功效。
7. 打破已经养成的一成不变的习惯
有些习惯使人逐渐机械性生活,大脑缺乏锻炼。可以尝试做些改变,比如用平时不使用的那只手刷牙,不走常走的路而另辟他径等等。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也会使你的大脑更加敏捷。
8. 锻炼左侧肢体
有意识地进行左侧肢体的运动锻炼,有利于发挥右脑作用,起到提高记忆力和益智的作用。
9. 拓展交际
广泛接触各方面和各年龄层的人群。特别是多与年轻人接触,了解更新更广的咨询,随时不落于时代发展之后,使大脑处于知识更新中。
10. 适度锻炼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既健体又健脑。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肺部弹性,提高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大脑有了充足的氧,功能才会旺盛,才能保持活力。
摘自: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韩涛,邓丽君,冯玲.中医杂志[J],2000,12:733
速效救心丸药理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1)通过抗血液粘、稠、凝、聚的作用,而改善血液流变学,达到抗凝聚作用,改善血流状态。(2)有钙拮抗作用,可改善脂质及脂蛋白代谢,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预防和治疗冠心病。(3)该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及耐缺氧作用。进而改善心功能,这可能与其心肌供血改善密切相关。